近年来,出国留学已经不再是大学乃至成年人提升自我的专属选择,低龄学生留学正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一方面是因为不少家长看到了低龄留学的优势;另一方面,去年国家针对校外培训和国际学校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迫使越来越多“鸡娃”的家长不得不将孩子的留学计划提前。
有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体验和接触不一样的西方教育和文化,日后有宽幅的发展前景,在中小学时代就将孩子送出了国门以提早适应海外生活,这些学生通常被称为小留学生。
相比英美等国,加拿大留学具有名校云集、多元文化、性价比高、移民政策好等独特优势,吸引了很多中国家长和留学生。但中加教育体系的不同,常常让中国家长们不知道到底该怎样择校和选课对孩子最好。现在时代环球总结小留学生的一些问题与家长们沟通。
加拿大低龄留学相比其它国家,有何优势?
北美国家因为拥有优秀的教育资源,一直是很多小留学生和家长们的首选目的地。美国和加拿大虽然都是小留学生家庭的热门选择,不过各国的教育模式、学习环境、乃至签证方面都有很多不同。
尽管加拿大和美国教育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加拿大基础教育更扎实,美国研发实力更强劲。加拿大中学到大学本科有一定优势,而美国硕士博士研究生阶段则相对更强。
选择留学加拿大的学生可以从第一步就感受到加拿大留学的好处,因为他们可以就读于当地公立中学和小学,也可以进入私立学校就读,可选择范围相对较广。
相比之下,去英美两国留学的小留学生只能选择私立学校,因为大部分美国留学生持有的F-1学生签证或M-1短期留学签证不支持他们长期在公立中小学就读,而英国的公立学校只招收本地学生、父母有工作签证或学生签证的学生。
因此在入学门槛上,加拿大比其他国家低很多。
而且孩子能就读公立学校,对于经济条件相对没那么好的家庭来说,也具有花费更低的优势。
加拿大政府公布的中学学费每年大约在8000到1.4万加元(约合人民币40522元至70914元)不等,而2022年美国全国私立中学的平均学费为每年15535美元(约合人民币99129元)。这样算来,教育水平高且学费较低的加拿大公立学校的性价比更高。
加拿大也具有社会环境安全的优势。
加拿大社会福利多、讲究公平、注重整个中产阶级。各个族群、各种语言和各色文化互相融合形成了“文化马赛克”社会,加拿大鼓励各民族保留特色,体现了多元文化。政策相对保守,比如枪支管制就比较严。
而美国重视个体,贫富差距较大,不同民族文化互相影响、同化和融合,形成了拥有共同文化的“大熔炉”社会。在这种背景下,某些时候、某些区域争执会比较激烈,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的因素。
其次,加拿大有毕业后工签、省提名计划等,便于日后小留学生留在当地发展的移民就业计划,这些政策优于美国和欧洲其他国家。
而且加拿大对移民的支持是成体系的,留学生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上都会获得许多支持。加拿大政府为了旨在帮助留学生和家人能够在加拿大安顿下来,融入学校和社区,专门设置了驻校安置顾问(Settlement Worker in Schools),类似的福利只有加拿大才有。
加拿大低龄留学体系有何特色?
加拿大实行的是12年义务教育体制,从小学(1至6年级)到中学(初中7至8 年级,高中9至12年级,魁北克省的中学则是从7年级开始11年级结束)。中小学分为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两种,这两种学校在教育上略有差异。
公立学校按学区划分就近入学,教学大纲由省教育局统一制定,政府会投资建设校园,为公立学校带来了优秀又均衡的教育资源。公立学校只提供日间课程,小留学生可以选择用英语、法语或两种语言学习,不分男校和女校。许多加拿大本地家庭都会将孩子送到公立学校读书,所以小留学生选择公立学校就读,不怕学不到“真材实料”。
但如果家长们担心学区限制,也可以选择申请私立学校。
加拿大私立学校可以简单分为三类,分别是贵族精英学校,具有悠久历史的私立学校,和华人数量较多的国际学校。私立学校的优势在于学校可以提供的各类设备非常之齐全,甚至可以媲美大专(college)和大学。如果小留学生成绩优秀,而且身兼文体类特长,想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那么他可以选择读私立学校。
另一方面,如果小留学生没有家长陪同或正处于小学阶段(8年级之前的小学阶段),他们想多参加一些活动,但入学公立学校的话交通会不方便,那么就可以选择提供寄宿服务的私立学校。
当然,小留学生就读于私立学校会比在公立学校更昂贵。小留学生就读于公立学校一年至少要花费20万人民币,在具有悠久历史的私立学校就读一年需要30万人民币,在贵族精英学校就读一年需要40万到50万人民币。
加拿大还有一种国内家长了解得较少的学校,那就是天主教学校。这类型的学校既有公立学校,也有私立学校。
目前,天主教公立学校只有安大略省有,它和普通公立学校在本质上没有区别,最大的区别就是天主教公立学校的学生可能需要穿校服上学,而且每学年需要修一门宗教课程,这门课程对于小留学生来说更像是历史文化课。
如果家中有天主教背景和宗教诉求,家长也可以选择其他热门的留学区的天主教学校,比如多伦多天主教公立学校。
从大方向上看,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在教学上没有区别。以安大略省为例,无论哪类学校出去的学生均得达到安大略省教学大纲的要求,获得相同的安大略省教育部的颁发的毕业证书。安大略省的高中文凭含金量很高,每年都有从安大略公立高中毕业的学生迈进美国常春藤盟校的大门。
如何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学校和课程?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在择校和择课的方面,家长应该明确孩子留学目的,
综合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不同来说,孩子和家长需要根据自身情况仔细考虑择校。家长要在选择学校之前想好送孩子出国留学,是否是为了在某项特长上继续深造?是否是为了追求一个好成绩呢?家长是否陪读?这些问题,都要提前考虑好。
中国的家长对加拿大的教育制度不够了解,家长们只是一味地希望自家孩子能上名校、早毕业、找到好工作。但这样往往会忽视小留学生的个性和独立性,对他们未来不利。
家长们需要知道的是,他们重视的排名其实在加拿大没有那么重要。现在加拿大的公立学校较多,在同省学校教育大纲相同的情况下,大部分学校其实差异性不大。更不用说还有些排名机构排出来的榜单,其实没有那么可靠。
例如2020年菲沙研究所为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中学排了名,他们依据的标准是这些中学的语言课程考试成绩、毕业率和延毕率。中小学生毕业乃至报名大学的要求不止语言课程一门课的成绩,所以这项排名不能说明学校的教学质量。
对于加拿大中小学生来说,能够毕业、申请大学需要攒够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分,参加10小时的社区活动,通过当地能力评估测试。而大学更看重的是学生们的平均绩点,GPA分数高的小留学生,将获得更多大学的录取资格。
在年级问题上,家长和学生要根据自身的综合水平量力而行,有一些家长希望自家孩子转学到加拿大以后,能够自动升入下一年级读书,但对于一些水平较低的学生,适当降级也可以让学生跟上教育进度。
选课环节对于小留学生来说,尤其中学阶段应该报什么课非常重要。
在选课的过程中,学生应该体会多元化的课程,这样不仅增加了学分、在履历表上多添上了一笔,也可以为自己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例如有些小留学生认为自己擅长数学,便在选课的时候全部选择了数学相关课程,但她通常会建议他们选一些类似于天文、美术之类的专业,这样一来说不定会发现自己新的兴趣点和可能性。
甚至有的小留学生在自主选择下,走出了不一样的人生。有一位留学生在选课时报了与乐器相关的课程,发现自己在音乐上很有天赋,也很有兴趣,就打算在音乐上继续深造,甚至平时还可以靠演奏乐器兼职。他的家长非常吃惊,因为自己的孩子在国内时从来没有展现过这一点。
当然,孩子的未来就业问题也是不得不考虑的。即使学生们想早日大学毕业,开始在当地找工作,也不是只靠一张毕业证就能获得offer的。当地企业还会看毕业生们履历表,加拿大这边的学生很早就开始参加实习,中学时代会参与各项目活动,如果小留学生没有这些经历,很难和本地人竞争。
但有的学生虽然在学校时成绩一般,但是他在校期间参加了学生会,受到了大家的欢迎,社交能力非常强,这样的学生在日后工作中会有一定优势。
从小学生个人成长的角度出发,留学过程中少不了的是学生和家长沟通。年龄较小的小留学生初到海外时可能不会对家长的意见有什么排斥,但随着他们年龄越来越大,自己的想法越来越多,矛盾也越来越容易爆发。
不同的学生,能力不同和兴趣不同。家长除了关注孩子个人发展外,也要尊重他们的个人选择,不要让他们回顾青春时惋惜自己没有尝试过另一条路。
版权声明:除了原创类稿件,其他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请第一时间在公众号留言,我们会在后续的文章中声明,如觉侵权,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