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团捐 | 40万欧起,10个月快速获批,一步到位拿永居

2022-11-15

爱尔兰是西欧议会共和制国家,西临大西洋,东靠爱尔兰海,与英国隔海相望,是北美通向欧洲的通道,因自然环境保持得相当好,素有“翡翠岛国”之称。

 

  爱尔兰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欧盟、世贸组织和联合国的成员国,也是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享有“欧洲小虎”的美誉。

  

  选择移民爱尔兰的理由

 

  1、爱尔兰--欧洲经济增长引擎

 

  爱尔兰自加入欧盟以后,欧盟的经济政策使大量的区域发展资金进入爱尔兰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使其得以迅速的增强与提高。据欧盟委员统计:2020年爱尔兰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了3%,成为2020年唯一增长的欧盟经济体。而欧盟整体下降6.3%,欧元区下降6.8%。

 

  2、爱尔兰-- 欧盟境内唯一讲英语的国家

 

  爱尔兰自身的语言文化优势(欧盟里唯一的英语母语国家)、移民之后语言障碍小,能快速适应当地生活。

 

  3、爱尔兰-- 全球最适宜经商的国家

 

  作为人口不到500万的国家,爱尔兰不但被称为“欧洲硅谷”,也被《福布斯》誉为“全球最适宜经商的国家”。

 

  爱尔兰——美国企业在海外最赚钱的投资地

 

  爱尔兰不仅是美国对外直接投资(FDI)第二大目的国,更是爱尔兰美国商会口中“美国企业在海外最赚钱的投资地”。目前,在爱尔兰投资的美国企业包括英特尔、戴尔、辉瑞、谷歌、惠普、Facebook和强生等科技巨头和商业巨头。

 

  爱尔兰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吸引更多的海外投资,将其企业所得税降至12.5%,并对于来自特定国家和地区的特定收入给予更低税率甚至免税的优惠,吸引了众多国际著名企业前来投资,避税。

 

微信截图_20221115120144.png

 

  4、爱尔兰的教育——孩子的成才之路

 

  Stamp 4持有者:所有公立小学、公立中学免交学费。根据不同公立大学要求,可申请欧盟学费标准。

 

  2022年,汉语将正式成为爱尔兰高考科目之一;过渡年为学生提供了个社会实践的好机会,完成爱尔兰高中文凭LC,可以被世界范围内的顶尖大学录取。申请美国仅需考取SAT/ACT成绩。

 

  如果您的孩子持有中国护照,享受英式教育,需要花费约360万人民币。

 

  中国护照: 中国国际学校+海外高等大学(英国)

 

  25万/年*12 年(小+初+高)+20万/年*3年= 360万

 

  如果您的孩子持有爱尔兰护照,享受英式教育, 需要花费约20万人民币。英国高校对爱尔兰护照的学生学费标准约是国际生的1/3;

 

  爱尔兰护照:爱尔兰公立学校+海外高等大学(英国)

 

  0/年*12 年(小+初+高)+20万/年*3年 =60万

 

  爱尔兰大学教育分为: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主要有7所国立大学、14所理工学院、5所教师培训学院。其中,爱尔兰著名的圣三一大学,与牛津、剑桥大学并成为欧洲三剑客。

 

  有研究表明:爱尔兰高校毕业生在欧洲的就业率最高,失业率最低。

 

  爱尔兰高校毕业生,每年工资近3万欧元。

 

 

爱尔兰团捐项目

 

 

微信图片_20221115114713.jpg

 

  一、团捐项目政策要求

 

  捐款不低于50万欧元至艺术、体育、健康、文化或教育领域的爱尔兰公益项目中,贡献于爱尔兰的公益慈善事业。

 

  如果是5个投资人或以上投资至一个团体捐款项目中,每人可投资不低于40万欧元。

 

  居留许可:2+3+5+5+…

 

  申请人要求:

 

  主申请人为年满18周岁,非欧盟公民

 

  附属申请人为合法配偶、24周岁以下单身、经济不独立子女

 

  资产要求:

 

  200万欧净资产,包含50/40万欧流动资金,均位于主申请人名下

 

  无犯罪要求:

 

  主申请人及16岁以上附属申请人,均须开具近10年的无犯罪记录证明

 

  二、团捐项目办理流程

 

85

 

  三、团捐项目续签要求

 

  2年续3年:慈善机构提供捐款资金已被使用的凭证

 

  3年续5年:无需再提供捐款资金的证明

 

  5年续5年:......

 

 

团捐项目六大优势

  无排期、无配额限制、无移民监
  6个月快速获批,一步到位拿永居
  节省资金占用成本,无还款担忧
  官方注册慈善机构,非盈利免税组织
  慈善机构出具声明,合规使用捐赠款
  获批率100%,无拒签案例

 

微信图片_20221115115735.jpg


 

 

关注【时代环球】了解更多移民、留学、海外置业最新资讯!

版权声明:除了原创类稿件,其他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请第一时间在公众号留言,我们会在后续的文章中声明,如觉侵权,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